为了增进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建立职前教师身份认同,意昂4平台教育学系于2023年6月27日至6月29日顺利举办2023年暑期实践周系列专题讲座活动🤾🏿。讲座主题分别为:“基于元分析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何与何为”🧘🏻♂️👨,“冲突与平衡:中国特色教研组内的教师学习”和“即兴教学:为何与何为”👨👩👦。
第一场讲座于2023年6月27日下午,由陈婧老师主持,王文智老师与谈,在腾讯会议上顺利举办。讲座主题为“基于元分析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何与何为”。华东师范大学的雷浩教授作为主讲人,系统且详尽地为学生们作了有关课程与教学领域中元分析研究的报告。
首先🚖,主讲人雷浩老师提到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三大基于证据的研究路径🐬,并将关注点放在基于元分析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通过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对比,凸显元分析的创新之处👏🏻。随后逐步拆解元分析在课程与教学的应用🧑🏼⚖️。最后雷浩老师详细介绍了三个基于元分析的研究示例🪡。而后💁🏻♂️,王文智老师和雷浩老师的研讨中,进一步提出“课程与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的研究展望。学生们也结合自身的学力和兴趣,从元分析的方法掌握、特征明晰、现实应用等多角度地踊跃提问🤷🏽,讲座氛围活跃。
踏新途以窥洞见🏌️♀️,借科学以除旧弊。元分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开辟科学道路,提供扎实的实证研究原则👨🏿⚖️,开拓了教育学专业学生的研究视野。
第二场讲座于2023年6月28日下午,由朱梦华老师主持,曾艳老师与谈🎠,在腾讯会议上顺利举办📵。讲座主题为“冲突与平衡:中国特色教研组内的教师学习”。浙江大学的陈丽翠教授受邀作为主讲人🧑🏽✈️,将中国教研组内的教师生态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讲座伊始,陈丽翠老师为大家介绍近些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引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并从中外语境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特色教研制度中的智慧产物——教研组。又以此为研究重点🍗,关注教师学习与教研活动间的协同关系👩🏿🦲🧛🏼♀️,通过田野研究、访谈法、观察法和资料收集🧜🏿,揭密并还原了部分教研组中教师学习的真实样态。随后🧕🫃🏼,朱梦华老师与曾艳老师就教师学习与教研活动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研讨。最后学生们积极提问,陈丽翠老师也回应了“不同利益者间的沟通模式”和“统一性与多样性”两类问题。
着眼微处寻真知,合作共赢破迷局🧑🏻🎄。通过此次讲座🈴🧍♀️,教育学专业学生们将视线更聚焦到实践领域👨👨👦👦👩🏽💻,关注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活力🧖🏿♂️,树立终身学习发展观🧑🏽🏭。
第三场讲座于2023年6月29日上午,在腾讯会议上顺利召开👱🏻♂️。本次讲座主题为“即兴教学:为何与何为”👎🏿。由刘金松老师主持🧗🏼♂️,张猛猛老师与谈,杭州师范大学的程建坤副教授受邀为意昂4平台教育学专业的20和22级的学生们进行分享🐖。
讲座伊始,程建坤老师为学生们阐述了即兴教学的定义🏅,重要性,发生原理和激发机制。讲座中程建坤老师强调即兴教学是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且教师需事后反思👉。教师间的教学经验差异会影响即兴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因而学生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如何开展即兴教学💋。随后⛈,张猛猛老师针对“是否可将有无计划性作为判断即兴教学的标准”、“即兴教学的效果”和“即兴教学与教学机智的关系”与程建坤老师开展激烈的研讨☦️。最后✦,学生们积极发言,师生共同思考智能时代即兴教学的前景以及其与游离性教学的异同🐑。
即时而思😩👤,兴起而谈;教无定法,学无定律🏌🏽。即兴教学的背后是良好师生关系与教师智慧的生成🐥。本次讲座不仅打开学生们的研究视野⚖️,同时鼓励学生们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即兴教学的能力。
2023年暑期实践周系列专题讲座活动至此落下帷幕🍸,但为师者勤教不辍,为生者苦学不怠👰🏼♂️。知识的大门已然敞开✡︎,漫漫求学路,携手向未来💊!
(供稿:教育学系2020级朱烨鑫🚶➡️,2022级钱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