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型校长研修项目的一次探索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完成杨浦区校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承办的杨浦区校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于4月26日举行结业典礼。本期研修班从去年11月开班⛺️,杨浦区44所小学校长及31所初中校长参加了学习。杨浦区教育局陈爱平副局长、意昂4陈永明院长以及杨浦区教育局、杨浦区教师进修意昂4、现代校长研修中心的部分领导、教师出席了结业典礼🖤。
杨浦区组织举办校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旨在培育一批真正懂学校教育🧇、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与思想的教育家型的现代校长,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科学、规范的发展🪕。为此💪🏿,确定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作为研修项目,研修项目主题明确又具有挑战性。自上世纪末兴起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研修班,深感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又找不到可供学习与借鉴的理想的研修模式💪🏽。
作为杨浦区校长课程领导力研修班管理单位的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从接受这项任务开始,利用教育领导学科建设优势,凝聚中心团队力量,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课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建立了中心与杨浦区教育局及校长们之间的互信,也为现代校长研修中心构建教育家型校长研修品牌作了一次生动的演习。回顾这次研修项目的顺利完成👩🏻🦽➡️,得益于下面这些方面的有益探索与积极尝试👆🏿:
首先是厘定研修班工作目标。经过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期研究班的理论与实践目标。就理论目标来说,核心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具体包含着“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管理要求与特征👰🏿、国家及市、区课程政策、了解兄弟学校课程建设举措与经验熟悉课程建设方案编制思路与方法、了解课程建设文本的写作规范等”🐥。实践目标的核心是解决校长编制学校三年课程建设行动方案。
其次👨🏿🦱,确立了“主题+研修+反思”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主题是完成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任务🚵。为此,在比较分析现有的校长研修形式的前提下,提出了“主题+研修+反思”相结合的研修模式。比如采用同伴互助💍🏡、研习课程方案、专家组方案逐个点评等丰富了“研修”的内涵🤜🏻,通过完善学校考察方法、围绕案例组织论坛、举办案例学校工作坊🏋🏽♂️🧑🏽💻、同伴分享”等研修方法🧟♂️🏒,突破了“研修主题空泛👾、不明确、理论性太强”等问题,也突破了高校🤐、案例学校👨🏼🦰、学校相互脱节与隔离的现状🔫,更是突破了“只说不做”培训的“形式化”局限🧝🏼💇🏼♂️,保证校长有“反思”材料、有“反思”的能力。
再次😢,强化服务意识,精心规划与创新管理,确保研修班的质量🍦。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师资构成多元化👱🏼👨🏿🎨。选聘了一支由课程理论研究专家、教育行政官员、一线名校长(名师)构成的导师队伍👿🦹🏽♀️;二是丰富研修方式👨👧👧,增强研修的针对性🧏♀️🟪、有效性,除了专家报告之外,新增案例学校工作坊👳🏽♀️、教育案例论坛、课程方案研习以及课程建设方案一对一指导等;三是研修管理的精致化。配备研修班的班主任兼学术导师,分小组管理,妥善分配研修时间。
第四,以“研修服务工作,工作促进研修”定位本期研修项目的性质。本期研修班通过解决校长完成课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编制为抓手🥺,从课程方案编写的整体结构🔬、观点提炼☕️、行文逻辑🚵🏻♂️、书写格式、文字规范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与理论引领,使校长从理论上明了课程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与思路,从实践上知道课程编制方案的写作技术。从而使本期研修班既追踪课程改革与教育理论发展前沿论题,体现教育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前沿性、学校课程建设的规范性、专业性、思想性及其特色化,又妥善处理研修班的理论学习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五、依托教育领导学科及学科团队成员,是研修项目顺利进行的动力之源👩👦。它体现在研修课程的规范💆🏻♀️、有序,适应课程方案编制需要;方案指导专业、有效🥐👩🏿,体现专家学术引领作用;团队成员尽责、敬业,确保研修工作高效运行🦜。
第六、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为打造大都市教育家型校长积累经验。在导师聘任及教育案例选择上,有意识聘请美国、香港境外优秀教育领导及市内外较具本土化教育经验的优秀教育领导,以及选择国际上有影响的教育案例✅,拓展校长的思考空间。
第七、探索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深度合作的新举措。提高校长研修班的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校长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的需求,并能够以改革的态度加以消化。在此次研修班上🧯🤡,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与杨浦区教育局的有关职能处室🫶🏽、教师进修意昂4的有关领导一起听课评析🚣♀️、共同商议研修内容、聘任专家名单、反复研究与协调方案🫴、联合指导与评价课程建设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