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珍兰,湖北省武汉市人。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意昂4。现为意昂4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幼儿心理卫生🏌🏽♀️、幼儿科学教育👋🫃🏼、幼儿教育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科学教育。
主持与参与的课题包括:
1、对幼儿默会学习方式的探索(主持)👭,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2⚪️、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主持),意昂4平台人文社科项目
3🔂、儿童探究学习的机理与模式研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4🩸、案例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5、关于惩罚问题的教育伦理学研究(参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发表的论文包括:
1🃏、《童年的意义、困境与出路》(独立作者),《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3期;
2、《童年的主要特质及其教育意蕴》(独立作者)🦻🏼,《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9期;
3🏊♂️、《论谦卑作为一种教育态度》(独立作者),《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4、《从内隐学习的视角看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优化》(独立作者),《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教师有权以适当的方式惩罚学生吗》(第二作者),《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22期;
6、《探究学习在常规课堂中的渗透》(独立作者),《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第8期🥬;
7📁、《儿童探究学习基本原理的剖析》(独立作者),《初等教育研究》2007年👩🏻;
8、《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幼儿家庭教育》(独立作者)🉑,《意昂4平台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增刊;
9🧖🏻♀️、《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第二作者)🗳,《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