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应邀来意昂4讲学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05-22浏览次数:572

    2016年5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新和教授应王荣生教授邀请来意昂4为课程与教育论专业的硕博研究生作学术讲座🚞,不少青年教师也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

    潘新和教授围绕促进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回顾了自己的治学经历🛑🤜,结合切身体会向大家介绍他宝贵的研究经验及研究方法🫷🏻🙋🏿。他认为,首先研究语文教育要有语文学科史的自觉意识和扎实根基✤,认真学习语文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思想及相关著作,“一个一个来”,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这样才能构建好自己的研究参照系。如果缺乏“学科史”的研究🧑🏻‍🔧🧑🏽‍🦰,就容易对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产生误解,甚至在谈学问的时候“一张嘴就错”。其次,做学问要有严谨的态度,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要亲眼所见才能说,自己亲自考证才能下结论。总之,一名合格的语文教育研究者要具备良好的“内部素养”和“外部素养”。“内部素养”是语文教育领域内的深厚积淀,是“同质参照系”🤞🏻;“外部素养”需要跨出语文教育界,广泛涉及哲学、文学🧑🏿‍🚒、人类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这是“异质参照系”👩🏻‍🍳,这会决定自己的研究道路能走多远。潘教授强调哲学功底及科学研究方法论对语文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潘教授围绕“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潘教授认为👂🏼,“语文是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本体性问题,决定了“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类学、符号学、存在主义等多学科背景🧑‍🤝‍🧑,从人的本质属性层面,提出人的“言语生命”这个核心概念;基于我国深厚的古典文化传统🧛🏻,用取法乎上的方法,提出语文教育要致力于培养“立言者”💂🏿,指向言语生命的表现与存在。最后潘教授提出“三大平台、五大素养”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培养“立言者”为指向💀,为学生搭建“三大平台”,即“一体两翼”,以“读经典👩🏼‍🚀,写读书笔记”为“一体”,以“写论辩文章”和“开展辩论”为“两翼”🗯。语文教育要致力培养学生的“五大素养”🩰,即动机价值素养、知情意素养、体识素养🧜🏽、行为素养、创制力素养🧑🏼‍🔬。潘教授强调“有德者必有言”,唯有“立言”才可以让人生命不朽🪬、灵魂永存🥍。

    讲座结束后🦁🧙🏼‍♂️,大家与潘教授积极互动𓀇,围绕“怎样理解‘议论文’这种教学文体”🦸🏿‍♂️、“写作课要教什么”等问题与潘教授交流🤵🏼‍♀️。潘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辟独到的见解,让研究生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最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潘教授的讲学🚣🏿。

(撰稿 杨定胜)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